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2月13日开会新闻发布会,发布我国岩溶地区第三次石漠化监测结果,即截至2016年我国石漠化现状及动态变化情况。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16年,我国石漠化土地面积为1007万公顷,占到岩溶面积的22.3%,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1466.9万公顷。与2011年比起,5年间,石漠化土地清净增加193.2万公顷,年均增加38.6万公顷,年均削减率为3.45%。石漠化拓展的趋势获得有效地遏止,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呈现出面积持续增加、危害大大减低、生态状况急剧恶化的态势。林草植被维护和人工造林种草对石漠化反败为胜的贡献率超过65.5%。我国石漠化主要再次发生在以云贵高原为中心,北起秦岭山脉南麓、南至广西盆地、西至横断山脉、东返罗霄山脉西侧的岩溶地区,牵涉到黔、滇、桂、湘、鄂、渝、川和粤8个省(区、市)465个县(市、区),区域国土面积107.1万平方公里,岩溶面积45.2万平方公里。该区域既是生态功能最重要区,又是生态环境薄弱敏感区,是珠江的源头、长江的最重要水源给养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做出重要批示:“石漠化是生态建设方面的相当严重问题,石漠化地区贫困地区任务也极重。大力采行科学有效地的措施,大大增大预防力度。”党的十八大以来,石漠化地区各族干部群众前进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大大增大预防力度,获得了较好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