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收入优先政策否不会影响绿色转型的速度?李婧撰文分析。图片来源:Stephen Shaver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一年一度的全国人大会议开幕式上允诺要以铁腕治污,惩办污染者和纵容污染的官员,宣告中国开始向污染开战。各界对此举回应了赞许,指出中国政府的这一表态具备里程碑意义,就是指不惜一切代价健快速增长到了解环保价值的根本性改变。但在今年的“两会”上,总理的语气却有所不同。他在会上阐释了目的协助中国应付长年经济上行压力的“低收入优先”政策。虽然李克强总理严正允诺要强化污染防治工作,但同时他也回应政府不仅要依法规范各行各业,还要征询他们的“合理表达意见”并“给与帮扶指导”。“(我们应当)给与企业合理的过渡期,防止处理措施非常简单蛮横、一关了之,”李克强对3000多名与会代表们说道。变化的风向这一变化的背景是,有责怪称之为严苛的环境法规和对工业活动的全面容许减少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和失业,小型私营企业首当其冲。回应,生态环境部早已多次作出反驳。中国自上而下的环境治理模式面对着经济上行的考验,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在本周一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作出允诺。“我们将压制环保政策继续执行中‘一刀切’的作法… 也极力赞成放开环境法规,”李干杰说道。他否认,一些地方政府显然不存在平时不作为,到了年终考核或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来的时候,才急急忙忙临时抱佛脚的作法。还采行一些坚决企业环保业绩,就勒令其全面投产的作法。“这样的作法既影响和伤害了我们的形象和公信力,也伤害了合法合规企业的基本权益,”李干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