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金融虽然跟上较早,但蕴含极大潜力,无论从政策、企业,还是市场、技术方面,都给与了很大的反对。商业银行投行部门可将“融资”和“融智”有机地融合一起,为企业、政府获取全方位服务。绿色金融一般来说被称作可持续性金融、环境融资,主要所指从环保角度新的调整金融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政策和业务流程,通过获取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等金融服务,将绿色产业作为重点扶持项目,从资金投向、投量、期限及利率等方面给与第一优先和弯曲的政策,使金融优先反对绿色产业,从而构建可持续发展。从绿色投行角度来看,国外绿色投行业务积极开展主要还包括绿色债券、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基金和绿色顾问咨询业务等板块。商业银行投行部门应该积极关注绿色金融市场需求中的投行业务机会,使用投行思维和投行工具积极开展绿色金融活动,提前布局绿色投行业务,抢占市场制高点,利用绿色债券、绿色金融债、绿色股票、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绿色产业基金等绿色投行产品,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获取投行条线的产品服务。我国绿色投行业务跟上较早但发展潜力极大2017年末我国绿色金融融资总余额大约8.6万亿元,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约8.2万亿元,同比快速增长13%,在信贷余额存量占到比近10%。有一点注目的是绿色信贷资产整体质量较好,截至2016年6月末绿色信贷不良贷款余额226.25亿元,不良率为0.41%,同期各项贷款平均值不良率为1.76%。绿色信贷资产不良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绿色信贷有效地掌控了环境风险,提高了企业和项目经营的可持续性,且由于是国家反对和希望的领域,因此资产质量较高。此外,投行类的绿色金融产品如绿色股权融资余额为2200亿元,绿色债券余额4333.7亿元,追加发售规模2274.3亿元,同比快速增长9.4%,占到比全球增量30%以上;绿色非金融企业债券余额1349亿元,绿色基金余额107亿元,碳资产余额584亿元。整体来看我国绿色金融还正处于跟上阶段,盈利模式还较为单一,各方面业务都正处于探寻阶段,绿色金融市场发展仍不存在诸多问题:第一,融资渠道较宽,融资工具更为单一,主要是以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以及PPP居多,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信托等融资工具运用较较少,而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占到总资产比例较小。第二,战略了解严重不足。部分地区以壮烈牺牲环境盲目执着低快速增长的情况仍然不存在,金融的市场配备功能没充分发挥引领起到。第三,缺少内外部鼓舞和监督。金融机构在环保方面的社会责任意识还有待提升,内部也缺少适当的约束激励机制,加之政府部门也没创建起对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激励机制,监督也还过于。第四,专业人才短缺。绿色金融是新兴交叉性行业,人才标准呈现出高素质、复合型特征,专业人才匮乏直接影响了绿色金融发展。在政策推展下,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市场转入了全面深化发展阶段,市场对绿色理念的了解和尊重逐步强化,市场参予主体更为多元化和专业化;绿色金融产品渐渐丰富化和多层次化,绿色基金、绿色股票指数、绿色债券指数、碳金融创意产品等不断涌现;绿色金融的标准也正在完备成型,统一绿色金融绩效评估管理体系为绿色金融市场未来的规模化和规范化发展奠下了良好基础。我国绿色金融资金市场需求主要来自可持续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修缮、工业污染管理、能源与资源节约、绿色产品六大领域,还包括可再生与清洁能源(电力)、城镇供水、节约能源、耕地修缮等十六个细分领域。根据有所不同绿色发展目标拒绝下的资金市场需求方案情况。2014-2020年在较低目标方案下,全国共需绿色金融资金14.6万亿元;在中目标方案下,共需绿色金融资金24.3万亿元;在低目标方案下,共需绿色金融资金29.9万亿元。在生态文明建设划入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污染防治划入终极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大背景下,绿色金融将不会步入崭新的发展时期,其蕴含的投行业务机会极大。商业银行系统性建构绿色投行业务框架的设想绿色金融参与方还包括政府、环保企业和金融机构,政府是政策制订方,对绿色产业分担有引领、推展和监管的责任,也是最重要的消费者;环保企业则是整个产业链中的上游,获取各类产品和服务;金融机构则为双方各类金融服务,是能量供给与调节系统的最重要确保。对于商业银行投行部门而言,可通过投行产品、专业的咨询服务来助力绿色金融,深度理解客户发展经营情况,将“融资”和“融智”有机地融合一起,为企业、政府获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以融资类投行服务符合基础资金市场需求事实上用作绿色金融的融资产品并不简单而且比较成熟期。不过,在当下依法监管的大背景下,融资产品的创意空间受到一定容许,不能在监管机构的各项规则下展开,不应重点注目的业务形态是投贷同步、资本市场业务和PPP项目。首先,以投贷同步增强对创新性绿色企业融资反对。银行筛选大股东优质绿色企业,同时对其授信获取信贷反对。这类业务主要针对的是具备发展较小潜力技术、创新型绿色企业,传统的银行风控对其了解受限,加之部分企业是轻资产运营,资产规模较小,正处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前期阶段,不合乎传统的信贷思维。如果利用投贷同步的理念不仅可以突破传统规则容许,也在当前利差收窄的大环境下为银行获取了新的赢利点。具体实施策略则不应恪守“再行跟投、再领投”的方式。由于在初期对行业了解受限,所以应当再行与业绩好、专业能力强劲、行业经验丰富的专业绿色投资机构合作,以LP的身份股份基金份额,既取得绿色行业股权份额,也可通过基金的分散化投资光滑整体投资风险。之后商业银行不应更进一步对基金所投资企业展开调研、理解和检验,对符合标准的优质企业展开信贷投入,在实际业务中创建和完备自己的投研团队和风触体系。在创建起自身的投资体系后,商业银行可以联合展开投资,以体系内投资类子公司为抓手,著手打造出自己的绿色投资理念。其次,非常丰富融资手段反对资本市场融资。资本市场业务主要是银行通过各类投行业务和服务助力绿色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融资,明确产品还包括成立绿色产业基金、反对绿色企业上市、定向回购、企业收购以及发售绿色ABS等。以成立绿色产业基金为事例,一是探讨企业,主要投资于更为成熟期以及不存在投资收购市场需求的企业。二是注目绿色项目,为项目建设获取反对。绿色产业基金未来不会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抓手,银行可以作为LP股份政府引领型基金的份额,同时还须向标的企业或项目获取还包括资金承销、托管地、代发工资等一揽子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