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30日,从目前已发布的环保上市公司2018年业绩预告片或年度报告来看,有半数公司经常出现利润下降,甚至多家公司经常出现亏损。这在或许上体现出有,过去这一年环保企业的确过得不更容易。环保产业是典型的政策性产业,这是业内的共识。但让大家困惑的是,2018年诸多的受到影响政策并没造就环保产业市场需求的急剧获释,反而整个行业转入了寒冬。“2018年环保产业发展遇挫源自多重因素的综合变换,既有国家金融去杠杆、PPP项目规范化运营等宏观因素影响,也有环保产业非理性扩展、企业盲目溢价并购等微观因素影响。”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赵笠钧向记者分析说道。去年以来,环保企业的发展遭遇到了一些艰难,债务债权人风险的集中于愈演愈烈给环保企业发展带给了有利影响,特别是在是金融资本对环保行业风险偏爱明显降低,造成环保企业融资渠道变宽,融资成本变高。为了稳固市场信心,中央迅速采行了一系列措施,如正式成立“纾受困基金”,国资使出提供支援优质民营企业;举行民营企业座谈会,邀讲话的10位民营企业家中有4位来自环保产业领域等,这些措施向市场获释了大力信号。要协助环保企业度过难关,就要再行告诉环保企业家最关心什么?即增税降负、融资困境、营商环境。一月之内两次降税为环保企业减负熟知赵笠钧的人都告诉,他曾经在全国两会期间敦促,期望环保产业增值税税率比照现代服务业6%的增值税税率计征,而非按照一般纳税人的16%税率计征。6%的目标虽然没构建,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一条普惠性的增税政策无非让所有环保企业家为之鼓舞: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增值税税率16%降到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增值税税率10%降到9%,保证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随后,李克强总理在问中外记者发问时具体得出了增税日期:“4月1日就要减半增值税。”据理解,环保产业中约有40%左右的企业是做到环保专用装备、材料、药剂等制造业企业,这些企业利润率一般不太高,不少环保通用设备生产企业利润率大约在4%左右。“增税幅度超过3%将很大地提高这些企业的盈利能力,有助他们减少更加多科研投放,增大技术升级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待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