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所谓的官网、分店,也“非常不保险”;线上次品亲率远高于实体店;安全性指标频密被曝出微克……在网购规模不断扩大的背后,种种质量和假货问题使网店大大正处于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一些电商平台甚至被称作“次品集散地”和“假货避风港”。专家指出,网购售假如同闯红灯,必需实施严苛的法律规范。即使官网也并非是质量合格的“保险库”11日,上海市工商局对著名电商平台246个出厂包类、服装、小家电的抽查结果显示,94个出厂不合格,不合格率为38.2%。其中,天猫、1号店、京东、国美、苏宁等著名电商完全无一幸免,皆有多款产品经常出现在不合格“榜单”上。记者整理不合格名单找到,网购商品的不合格率皆低于实体店,完全沦为次品的集散地。上海市工商局涉及负责人讲解,对小家电的市场抽查中,不合格率超强三成,其中抽查国美在线小家电不合格率最低,抽验10个出厂8个出厂不合格。“网购不合格率显著低于实体店,广告宣传相符的现象也屡屡有经常出现。”在曝光问题中,安全性指标不合格现象屡屡经常出现。在服装类抽查中,除了色牢度、纤维含量和标识等少见的不合格项目外,还经常出现了甲醛、PH值等安全性指标微克的新情况。